<h1>中国书画网</h1>
首 页
网站简介
历代书画家
近现代名家
当代名家
院士展厅
分类展厅
书画销售
人体艺术
书画知识
联系我们
 
最新动态
+ 艺术动态
+ 书画征稿消息
+ 全国展览获奖入选名单
+ 拍卖消息
+ 书画展览消息
+ 书画收藏
+ 艺术争鸣
+ 书画新闻
参展指南
我要参展
参展须知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中华书画网 >> 书画知识 - 文化部首办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成果显著

文化部首办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成果显著

出自:大中华书画网    发表时间:2013/1/4 9:22:37    点击率:1858

  由文化部主办的“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验收评审工作”日前在京落下帷幕。经认真评审并报文化部审批,《大器“玩”成——中国美术馆藏民间玩具精品展》《共同的眼睛:20世纪中国艺术“现代化”演进图考——上海美术馆馆藏精品展》《三百石印富翁——齐白石的金石心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美术精品展》《山月丹青:纪念关山月诞辰100周年艺术展》《决澜长歌——庞熏琹艺术回顾展》《笔墨·世界——亚明欧亚风情写生作品展》等7个项目被评为优秀展览项目,由文化部给予奖励补贴。

  据了解,此次“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是文化部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的以展示美术收藏成果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大型展出季活动。

  此次入选的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湖北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亚明艺术馆等28个美术馆均结合自身优势,从地域性和馆藏精品出发,推出各种极具代表性的主题展,学术主题突出,公共教育和推广活动丰富。

  在此次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期间,入选美术馆依托自有藏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心策划,推出了各种展览,充分体现了各美术馆对馆藏资源的梳理、研究、展示和推广成效。此次展出季作品涉及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漆画、壁画等诸多画种,完整呈现了各美术馆的收藏特色。据悉,许多参展的展品都是首次面向大众。

  各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和社会推广方面的效果是评审的重要依据。公共教育活动的开展和社会的推广是美术馆践行公共教育职能和社会服务义务的体现。“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期间,各馆注重社会效应并相继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公共教育和推广活动。他们或举办主题讲座、论坛,或组织志愿者现场讲解、导览,或邀请艺术家现场介绍和指导创作,以及举办夏令营、请大中小学生做讲解员等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并参与其中。如中国美术馆的“大器‘玩’成——中国美术馆藏民间玩具精品展”的展期较长,跨越了“六一”儿童节和整个暑期,于是该馆通过“小小讲解员”等活动,邀请和培训了60多位小学生在现场进行导览和解说,吸引了诸多少年儿童参与其中。同时还推出了“益智玩具”“我在美术馆画画” 等活动,举办了多场专题讲座。

  从此次馆藏精品展出季的情况来看,参观人数众多,观众踊跃参与:“漆彩华光——厦门美术馆馆藏漆画精品展”在展出的30天中共接待观众3万余人次;广东美术馆展出的“何香凝艺术精品陈列展”共展出66天,接待观众约35000人次;天津美术馆馆藏20世纪中国画展(1900-1950)共展出298天,参观人数达40万余次;常熟美术馆推出的“诀澜长歌——庞薰琹艺术回顾展”展出72天,共约2万多名观众前来观看。这些优秀的馆藏精品和丰富多彩的活动立足于提供更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务,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国家美术收藏的成果,不仅反映了美术馆专业化建设的前进步伐,也在普及美术知识、提高人民审美水平的基础上,为美术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此次美术馆馆藏精品展的受欢迎程度来看,民众非常需要有这样的机会来欣赏经典的艺术作品。而入选此次馆藏精品展出季的28个美术馆有27个在省会城市,只有一个常熟美术馆在地级县。”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说,“那么怎样能够让藏品深入到基层,让更多的民众共享美术发展的成果是该活动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开展这次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的初衷。”

  诸迪表示,藏品资源不足、分配不均已成为制约我国美术馆事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国有美术收藏存在着投入不足、家底不清、保存不善、利用不够、效益不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尚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学术梳理,缺乏有效的整合、利用,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文化部明年将进一步完善、深入和推进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针对目前的美术馆的状况出台一些相应的办法,提高活动的效益。”

  据了解,明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更多的是鼓励“大馆带小馆”这样的项目,将重点放在在美术馆之间藏品的共享方面上,使国家的重点收藏能够更多发挥其社会效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联系 | 本站章程 | 版权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 2008 -2010 汉唐书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93847号-1 
总部:中国·北京 事业发展部:广东·惠州  联系电话:0752-2356123 邮箱:zhsh5000@163.com
中国文明网